栏目名称
|
当前位置:>青春加油站
普法青年迟志强 fbb八亿罚款免刑罚的结果余温未减。这事儿讨论来讨论去,人民群众愤愤的发出天问:法律怎么就向着有钱人?有钱就不用坐牢了吗?
其实这事儿大家早就有觉悟。对于fbb的处理也符合法律规定。还记得当初翟欣欣用逃税问题威胁苏享茂,导致苏享茂自杀。
新闻一出,大家很为苏享茂惋惜:其实苏享茂只要补上罚款根本不需要坐牢啊。因为治逃税最重要的就是把税收补上。他本来不用死的。
这年头大家都爱看八卦,连金融界都在奉献娱乐新闻,反而是娱乐界对大家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普法教育。
在我小时候,有一位出自娱乐圈的普法青年,以亲身经历,孜孜不倦的告诉我们,名利都是身外之物,为了名利去犯罪,最后都会后悔会付出代价。
大家还记得他吗?
普法青年迟志强的诞生
普法青年迟志强可以说是由时代造就。如果脱离了时代背景,他顶多是一个喜欢跳舞的优秀青年演员而已。 年轻的迟志强。看起来脸肉肉的。图片来源于网络。
1983年10月,迟志强因"流氓罪"被判监禁4年。
"流氓罪"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罪名。打架斗殴、调戏妇女、跳贴面舞、当众与异性有亲密行为、私下和多人有性关系,都可能被判处流氓罪。
流氓罪可大可小,刑罚从几年刑期到死刑不等。曾经有一位王姓女士,因为与多人发生过性关系,被判处了死刑。更有当年所谓的"流氓大案",收留男青年跳舞的单亲妈妈马燕秦被判处死刑。
因流氓罪入狱的人,有些确实是触犯了法律,有些其实只是生活作风的问题,有的连生活作风的问题都算不上。并没有犯罪却被重判,现在看起来简直匪夷所思。
但是结合当年严打的背景,也不算太难理解。"乱世用重典",当时中国社会人心浮动,文革遗留的问题仍在,城市待业人口数量庞大,大案频发。
1983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决定》,按照依法"从重从快,一网打尽"的精神,对刑事犯罪分子予以坚决打击。 前卫生活方式,emmmmm,反正与多人发生性关系肯定在当时肯定是前卫的,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共有2.4万人在严打中被处决。在"从快从重"的节奏里,不仅有一批冤假错案产生,更多的是让一些人付出了比自己的所作所为该承担的大得多的代价。
1997年7月1日,新刑法正式实施。新刑法永久删除了流氓罪相关的法条。但是有一些人因为流氓罪入狱的刑期还没有结束,这就产生了一些历史现实问题。
大河报在2010年的时候,就曾经报道过一名叫牛玉强的男子要因为已经被废除的流氓罪服刑至2020年。在1984年,他曾经因流氓罪被判处死缓。起因是抢了路人的帽子和打架。
而迟志强被判流氓罪的起因是他和人跳贴面舞,而且与多名女性发生过性关系。与多名女性发生过性关系是怎么一回事显而易见,大家都是成年人这点小事不必解释。而跳贴面舞,百度百科解释如下:
不知道迟志强跳的是哪一种。反正"跳舞时除了面部紧贴外,整个身体也紧紧贴在一起,两人之间不留空隙,感受热血沸腾的冲动。"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词条编辑者的激动情绪。
迟志强的刑期算是很短的。严打之后,相关部门认为对他处罚过重,减了他的刑期。他在1985年10月就出狱了。两年的牢狱生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让迟志强完成了从一个文艺青年到一个普法青年的转变。
从演员到歌手的普法之路
迟志强在入狱之前,是全国知名的演员,还曾经在1979年获得过"全国优秀青年演员奖"。其主演的电影《小字辈》还获得了文化部优秀电影奖,迟志强作为主演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接见。 电影《小字辈》剧照。左一红圈里为迟志强。图片来源见水印。
入狱前迟志强的作品不少,而且塑造的角色都不错。入狱前,他与陈冲、刘晓庆、唐国强等人名气不相上下。 迟志强(右一)和陈冲(左二)等在一起,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以说,迟志强是一个集流量与实力于一身的青年小生,前途不可限量。而且迟志强其实只接受过短期的演员培训,必须说,他是一个非常有演员天赋的人。 反特电影《暗礁》剧照。迟志强扮演机智、果敢的公安侦察员陈敏。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不是因为流氓罪入狱,怕是迟志强要做演员做到底,几十年后成为德艺双馨的人民老艺术家。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段经历激发了迟志强的音乐才华,1988年8月至1990年他创作的专辑《悔恨的泪》,发行量达1000万盘之多 。他被称为"囚歌之王"。 迟志强专辑《悔恨的泪》封面。关于这个专辑,有人说其实演唱者是翟惠民。图片来源于QQ音乐。
迟志强的歌曲,大多描绘入狱后的悔恨心境和对监狱外美好生活的向往。劝人守法做好人,用亲情、爱情、自由等美好的事物劝犯罪的人不要放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其中也不乏描写人性和社会现实的警世之作。虽然现在的孩子听迟志强的歌肯定感觉很土很搞笑,但是必须承认,他的歌曲对于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一些正面的影响。他自己也成了典型。
非常正能量,没有怨天尤人。犯罪了就是自己的错。从没怪过社会怪过别人。冲着这份担当,我敬他是条汉子。
歌词也通俗易懂,且表达到位。音乐和歌词的感染力超强。 "铁门铁窗铁锁链,手扶铁窗往外边。外面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何日重返我的家园"。铁窗泪这首歌我小时候听直接听哭了。被铁链锁住,多么可怕啊。可怜的妈妈只能在家里等着儿子出狱。她一定很辛苦吧。千万不要犯罪,不然妈妈会很难过的。
总体来说,迟志强的歌曲表达的都是犯罪不会有好下场,绝不可以有侥幸心理。不知道对于坏人到底有没有震慑作用,反正他的歌曲深刻的教育了小小的我。 小时候听到"手里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的时候,我小小的心脏抽动了一下,抱紧了自己的饭碗。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做个好人,不然会被抓到监狱吃窝窝头。60年代出生,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父母告诉过我天天吃窝窝头的日子是多么难过。
"二尺八的牌子我脖子上挂呀,大街小巷把我游"。一旦做了坏事不仅会被抓紧监狱,还要游街。所有人都会知道那谁家小谁做了坏事。好丢脸!
我那时候还小,只知道犯罪的都是坏人,坏人就会被抓到监狱里吃窝窝头去游街,守法的就是好人,可以在外面吃大米饭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长大了才知道,坏人未必在监狱里。"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这句俗语听起来虽然毛骨悚然,却自有它的道理。
悄悄说一句,作为一个没有上过音乐课的农村娃,迟志强不仅是"云普法"的老师,还是我的音乐启蒙人之一。
迟志强的歌,就是一部80年代犯罪史
流氓罪是特殊时代的特殊罪名。不过从迟志强的歌曲中,也能窥见当年的一些社会问题。正如前文所说,改革开放初期,各种思潮涌动。人们第一次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感受到了钱的威力。人心动荡,狂热、迷失和希望、好奇交替。
比如赌博和吸毒。四大劝里,他告诫人们远离赌博、吸毒,千万不要去行骗和动用公款。 当时有一句话,"十亿人民九亿赌,还要一亿在跳舞"。当时赌博风气之盛,连农村都不能避免。八十年代境外毒品开始从云南流入内地,毒品犯罪成了终点打击对象。
8090后的同学们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吗?《红处方》《永不瞑目》等都是毒品犯罪题材的。看了就觉得吸毒真是一条不归路,千万不能走上去。从小对毒品就产生了恐惧和厌恶的情绪。
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1982年,个体经济正式得到认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很快积累了第一桶金。第一批富起来的人,被人们称为"万元户"。富得太快的人们,还没学会如何与财富相处。
1995年有一个电视剧叫《与百万富翁同行》,犹记得当年的百万富翁把财富都造完了,疯了被锁在院子里的样子。简直童年阴影。当年的电视剧拍的跟警世恒言一样。 "兜里有钱你忘了北,你挺起肚皮装大款"。哈哈!暴发户的形象就在眼前。 小时候,村里也有万元户,不过后来基本都没落了。
"金钱至上"价值观的流行,年轻人为了追求财富去犯罪。据说当年流行着几句话。 80年代初:"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80年代中:"抬头向钱看,低头向钱看,一切向钱看。" 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犯大法挣大钱,犯小法挣小钱,不犯法不挣钱 。""捞它几十万,最多判它十几年"。 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人很容易走上不择手段的不归路。这首歌就是一个年轻人的悔恨。
子女教育的问题。父母纵容孩子的小错,最终孩子会犯大错。 八九十年代影视题材可谓百花齐放,敏感题材也有涉及。1985年的电影《少年犯》,讲述的就是未成年犯罪的故事。这个电影由真实的少年犯出演,引发全国轰动。迟志强也唱过其主题曲《心声》。
还有一些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描述。追潮流,追风,人人要赶时髦。
为什么是迟志强
流氓罪在80年代不算一个小众的罪名。朱德的孙子就因为犯了"流氓罪"被枪毙。文艺界人士张行(翻唱过恰似你的温柔)、芦苇(霸王别姬编剧)等都被判处过流氓罪。
为什么偏偏是迟志强成了普法青年呢?
根据相关报道,其实迟志强并不认为自己犯了罪。尽管与多名女孩发生性关系,其中还有高官的女儿,但是双方是你情我愿,他认为自己并没有危害社会。被举报后他一度认为可以在内部解决。没想到一篇新闻报道让他成为舆论的中心。最后锒铛入狱。
在狱中,他干着繁重的体力活,还要被犯人围观。尽管认为自己没有犯罪,但是在监狱的生活确实改变了他。监狱里的苦,他和那些犯罪的人一样在承受。写这些歌,他说也是希望能告诫人们遵纪守法,脚踏实地。这些歌体现了他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迟志强出狱之后,回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当临时工。据说是一次干活的时候他哼唱自己写的歌,被人发掘,机缘巧合,《悔恨的泪》专辑得以发表。
我们可以感受到,迟志强的歌曲充满了对法律的无条件尊敬和信任,还有对政府的敬畏。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在他的歌曲中,政府就等于法律。他的歌词中也屡屡提到犯法被政府抓的惶恐和悔恨。他唱的是政府,不是警察,不是公安。 但是其实,对于他流氓罪的判决和入狱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他心里不承认自己犯罪,却产生了这么多的悔恨。大概作为1965年生人,"怀疑国法"这种事可能并不存在于他们的思想之中吧。
得到与代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娱乐圈是名利场,而名利场亦是修罗场。
人为了名利拼了命也要搏一把,不仅娱乐圈如此,人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人心永远在骚动渴望僭越。
而法律能不能关住人性这头猛兽,还要看法律到底能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有没有法律发挥作用的土壤,还要看这法律本身是否合理。
而制约人性的法律,其实又握在人的手中。人受制于法律,法律亦受制于人。当然有些事情到底是哪个维度的,不是你我说了算的。
用一句被滥用的名言来说,"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要想吃肉,就要挨打。不付出任何代价就别怨天尤人了。逆天改命向天再借五百年的豪情不是每个人都给得起的。
当然作为普通老百姓,自知没有通天的本事,手就不要伸那么长了,还是老老实实做个守法的良民最简单。新闻的主角不好当,大家安安静静的守住自己的瓜就好了。毕竟时势艰难,就不要给国家添乱给自己找麻烦了。 |